清明將至,國人在此慎終追遠的時節,對身後事也更加關注。內政部再度提醒消費者,針對殯葬消費權益的保障將會有新的措施,購買殯葬商品前,應該「停、聽、看」,並注意消費陷阱。
內政部表示,坊間各式殯葬相關商品中,最常出現消費糾紛的,應該是納骨塔位及生前契約二類。在納骨塔位方面,購買後無從退費往往是爭議較多的。內政部已在101年10月11日公布「骨灰(骸)存放單位使用權買賣定型化契約範本」,作為業者與消費者雙方訂約的參考。今年4月1日「骨灰(骸)存放單位使用權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施行後,未來簽訂之契約,如違反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規定,應屬無效。
這次納骨塔買賣契約新規定中,最重要的是購買塔位後如果反悔,在塔位使用前可以書面方式要求解約退款。如消費者自簽約日起算14日內辦理解約,業者應退還消費者已繳付之全部價金及管理費;但兼顧行銷成本之考量,超過14日後,業者得按比例沒收相關費用(詳如附表)。如最長超過3年才解約者,業者得沒收40%的已繳費用,消費者仍必須注意相關權益。至於其他的規定,還包括簽約前業者應給予消費者至少5日的契約審閱期、簽約後還有選擇換位的權利,以及塔位之使用亦不以取得所有權為前提等,解決諸多陳年的消費爭議問題。
另外,在生前契約方面,內政部指出,配合殯葬管理條例及相關配套法令之修正,對生前契約的管理有更進一步的規範,如預收款信託財產必須依法妥善運用、銷售資訊必須依法公開、信託財產如有收益或虧損必須依法提領或補足,同時要求部分販售生前契約之業者,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作好自我管理。不過內政部也提醒,實務上部分業者販售生前契約時,或有搭配塔位、骨灰罐等其他商品併同銷售,或宣傳相關商品得相互轉換,種種規避預收費用交付信託之手法,都可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履約權益。
內政部強調,未來各地方殯葬主管機關將配合新措施加強查處,但民眾在購買前,最好先停下腳步,冷靜評估自身需求,勿抱持投資心態,多聆聽各方意見,最重要的是應詳閱檢視契約內容是否合法。相關資訊除了向主管機關查詢外,也可自行於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下載殯葬相關商品定型化契約範本暨其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並查詢合法立案之殯葬設施及殯葬業者名單等消費資訊。
附註:
納骨塔買賣契約新規定:
消費者解除契約期間(自簽約日起算):業者所得沒收之已付價金及管理費。
未超過14日:無(退還已繳付之全部價金及管理費)。
超過14日至3個月內:不得超過總價金及管理費之10%。
超過3個月至1年內:不得超過總價金及管理費之20%。
超過1年至3年內:不得超過總價金及管理費之30%。
超過3年以上:不得超過總價金及管理費之40%。